「商品沒有好壞,只有適不適合」,認真的嗎?

  記得以前一位長輩告訴我,市面上投資產品這麼多,但其實「商品沒有好壞,只有適不適合」。我當時覺得也是如此,畢竟每個人主觀需求及客觀條件都不盡相同,面對琳瑯滿目的投資產品,確實應該「總有一款適合你」。但隨著我對金融行業的了解,我發現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於,很多理財專員用這句話當作話術,它容易讓我們䣃下心房,也代表著:你可以不買,但那只是不適合你而已,不代表這產品不適合其他人。於是挑了老半天,最終我們可能選擇了自以為合適的投資產品。


    但有沒有可能是:理財專員拿出來推薦的,通通不太適合?

    從銷售的角度,理財專員們可能會振振有辭的說,這款投資產品賣得有多好,很多投資人都買多很多。但事實上,很多時候只是因為買的人只有片面的認知,並不了解這個產品的全貎。就像盲人摸象一般,被引導、著重關注在產品好的一面,對不好的一面則用比較模糊的表達方式,甚至忽略。

    舉個例子,統一中小基金是統一投信旗下的一支主動管理的國內股票型基金,根據證券投信投顧商業同業公會 (SITCA) 的資料顯示,該基金在今年(2020年)1月到11月,累積週轉率是1075%,代表過去11個月裡,平均每個月基金經理都將持倉換了一遍。這個數字即使是在相同類型裡也是非常高的,幾乎是同類型平均的3倍以上。這麼高的週轉率代表該基金需要付給券商龐大的交易手續費用,而統一中小基金每個月對應交易規模最大的券商都是統一綜合證券。其實,若查找所有統一投信發行的基金會發現,對應交易規模最大的券商也是統一綜合證券。如果我們再翻找基金的公開說明書,我們會發現統一投信的大股東還是統一綜合證券,該公司持有統一投信股票的比例約42%,是貨真價實的大股東。

    這有潛在的利益衝突。

    這樣的結構,會引發的問題是:基金公司在面對利益衝突時,是要站在股東的立場?還是基金投資人的立場?

    為什麼每個月要讓基金維持這麼高的換倉頻率呢?對投資人可能真的沒必要,但對大股東統一綜合證券而言,卻能有源源不絕的手續費收入。而這些手續費用,最終都是由基金投資人買單。

    除了週轉率造成的交易成本,根據SITCA的資料,統一中小基金的內扣管理費用高達1.6%,加上其他林林總總的成本,前11個月已造成4.6%以上的費用率,年化大約5%。要知道,股市的長期平均年化報酬率大約只有10%,5%的成本相當於拿走一半。反之,如果我們持有指數基金或指數ETF,總費用率在0.5%左右(美國約0.05%),相當於統一中小基金1/10的價格。

    這樣的投資產品很難在長期保持良好的投資績效,因為下拉的力量太大,就如同雙腳綁著鉛球跑馬拉松,再強的高手都很難在比賽裡脫穎而出一樣。但對於基金公司以及他們的大股東而言,高管理費與高交易手續費卻能更快速地將基金投資人手裡的錢合法「轉化」為自己口袋裡的錢。

客戶的遊艇在哪裡? 

   
    有本理財書籍,書名是《客戶的遊艇在哪裡?》。這本書名來自於一個小故事:一個鄉下人來到紐約,一位
熱心的嚮導帶他參觀紐約的各個地標。來到海邊,嚮導向他介紹著,這是某某銀行家的遊艇,那是某某基金經理的遊艇。最後鄉下人忍不住問了一句:那麼,客戶的遊艇在哪裡?

    上面這個故事點出的問題是:金融業與投資人之間的潛在利益衝突。我們發現,相較於美國市場管理費用逐年下降,這麼多年下來,台灣共同基金的內扣管理費用仍然很高,收取1.5%管理費的國內股票型基金比比皆是。看起來,台灣大部分基金投資人仍然都對這些利益衝突視而不見,也或許是在層層話術與行銷包裝下很難察覺。以統一中小基金為例,根據他們官網公佈的月報,今年11月底該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還有7.7億台幣,這個數字與2017年底的資產管理規模相當。

    所以,所謂:「商品沒有好壞,只有適不適合」,這句話其實並不適用在金融商品,有些金融商品就是並不好,對什麼樣的投資人都不合適長期持有,投資人就該果斷捨棄它們。會選擇長期持有的投資人,很可能只是因為資訊不對稱,對上述的情況並沒有充分不了解。但站在基金公司與大股東的角度,這些投資商品倒是很適合他們「長期提供」,只要基金管理規模還在可運行的水平上,就代表仍然有很多投資人不在意成本,就可以繼續用這些基金持續轉化資產。
    
    客戶還是沒有遊艇。


留言